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重点专项项目联合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11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广纳院和暨南大学分别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纳米前沿”重点专项,“光操控有机微纳米晶体定向运动及精准定位”、“多维纳米超材料声能调控机理及其射频器件研究”和“有机微纳晶体的近红外光致驱动与精准定位”项目联合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联合广纳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暨南大学等优势单位联合承办。项目咨询专家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国家纳米中心、广纳院相关领导和项目各承担单位负责人及部分研究骨干等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树所长致欢迎辞,郑企雨副所长介绍各位到场的专家和嘉宾,段文晖院士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组组长主持会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前沿”重点专项联合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会上,由广纳院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纳芯”)项目负责人李红浪研究员,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项目参与单位的团队代表,就“多维纳米超材料声能调控机理及其射频器件研究”项目的开展及实施方案逐一进行了汇报,围绕微纳射频器件的应用需求,明确了关键技术路线,突破现有元器件性能瓶颈,开发高频率、高Q值射频器件,服务于嫦娥工程,实现其在极端环境领域的应用。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课题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合理、各课题接口关系清晰,技术指标体系完整,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实施对推动我国在射频纳米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议项目组加强涉密内容的保护,开展与项目研发内容相关的科普工作,并加强四个子课题间的研发互动。
项目负责人李红浪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
随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张一帆研究员,从项目立项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实施技术路线、进度安排等方面汇报了“光操控有机微纳米晶体定向运动及精准定位”项目的整体情况。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研究目标及方法的创新与科学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也针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和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负责人张一帆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
暨南大学项目团队代表李宇超教授向各位专家详细汇报了“有机微纳晶体的近红外光致驱动与精准定位”项目的基本情况。与会专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同时对项目下一阶段的实施和进展明确了方向。该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可行,符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管理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及参与单位分工和职责明确,交流与检查机制健全。同时建议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注意课题主线的聚拢以及各任务之间的配合。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实施方案论证。
项目负责人李宇超研究员进行项目汇报
汇报结束后,项目参与单位、项目组成员、咨询专家等开展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对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问题提出重要指导意见。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对于项目的启动与第一阶段的实施方案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经过此次会议,各项目组明确在实施过程中要继续深入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出项目工作的显示度并冲击更高目标。
各位与会专家代表合影
文章来源:广纳芯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广纳院”),是由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举办、2019年9月10日注册为省级登记类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为首席科学家。
广纳院定位于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聚焦科技创新链4-6级,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为加快推动纳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广纳院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聚焦纳米科技研发建设了广纳院本部园区,同时在知识城聚焦纳米科技产业化规划了1.1平方公里的“中国纳米谷”,孵化了以5G滤波器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 2022-03-30
- 2022-03-30
- 2022-03-30